大而不強微電機產業的發展
日期:2023/12/26 20:56:30 人氣:836
近日,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微電機分會發布了微電機行業去年的經濟數據。數據顯示,該行業工業總產值、銷售收入、利潤總額等指標均保持了較大幅度增長,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大的微電機制造基地。
臥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、章丘海爾電機有限公司、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一批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企業,通過轉換經營機制,創新管理制度,已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和良好的品牌知名度。近幾年,很多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,引進國外先進制造設備和測試設備,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。新產品開發能力有較大提升,并形成批量生產能力。
市場規模迅速擴大
該協會從權威機構獲悉,去年772家微電機制造企業從業人員達20多萬人,工業總產值674.64億元,同比增長30.04;銷售收入651.3億元,同比增長28.23;出口交貨值248.06億元,同比增長13.97;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6.54,新產品產值率10.02,出口交貨值率38.09,工業增加值率25.07,總資產利潤率達6.74.其中,虧損企業有104家,虧損面占到13.47,虧損額為2.33億元。
另據海關總署提供的資料顯示,微電機進口數量達1987萬臺,同比增長8.96;總金額達8.64億美元,同比增長16.27.出口數量達17723萬臺,同比增長25.46;總金額達22.4億美元,同比增長41.99.
從微電機企業分布的位置來看,市場需求旺盛及占據出口優勢的沿海地區企業發展尤為迅速;大部分企業集中在珠三角、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。
珠三角地區的微電機企業以規模生產信息網絡和視聽領域、家電領域、工業領域用各類微電機為主,產品多為有刷直流電動機、無刷直流電動機、單相異步電動機、塑封電機,產品總量占全球同類產品的10.
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生產微電機、配套零部件和電機用永磁材料企業最集中的地區,產業化配套能力逐漸趨于成熟。
目前,隨著國際微電機市場向國內的轉移,外資企業仍是國內微電機行業的主體。例如,萬寶至馬達株式會社是全球大的微電機生產企業,年生產能力達20億臺。德昌電機在微電機和驅動子系統領域居全球前列地位,日生產電機及傳動器300萬臺,年生產能力超過10億臺,其中汽車類微電機占50.
此外,我國臺灣地區的微電機產業也有長足的發展,產品已從有刷電機發展到無刷主軸電機、精密步進電機、精密伺服電機等,其生產微電機的制造設備和測試儀器也具有較高水平。
技術處于低端
從目前行業發展態勢來看,在產業配套以及綜合生產能力等方面,擁有市場競爭力,但是技術水平與工業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。
專家表示,我國微電機生產廠家多,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,形不成規模經濟,且產品缺乏技術含量,競爭能力較弱,產品質量參差不齊。總體而言,絕大多數企業在生產規模、產品研發等方面,仍然處于較低水平。